防災減災之震后健康小常識
發布時間2021-05-12 09:15:54
一、震后嚴防重大傳染病蔓延各類病自救小常識
地震發生后,大量房屋倒塌,下水道堵塞,垃圾遍地,污水橫流,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,蚊蠅孽生,生態遭受嚴重破壞,腐爛變臭的畜禽尸體更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。大批災區群眾集中在臨時住所,居住擁擠,人口密度大,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并迅速蔓延。
另外,災區群眾普遍驚慌失措,身心交瘁,肌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,也成為傳染病流行的誘發因素。因此,自古就有“大災之后防大疫”的警示。
“災害對于人群健康的威脅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和滯后性,災后的衛生防病工作絲毫不能掉以輕心。”傳染病防治專家、解放軍302醫院雜病科副主任醫師姜天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災區的傳染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,對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而言,認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傳染病自身防護知識至關重要,甚至生命攸關。
姜天俊指出,大災之后可能出現大疫絕不是危言聳聽,必須嚴密關注,加大防范力度,采取積極有效措施,杜絕災區傳染病的蔓延和傳播?,F將災區可能發生的主要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介紹如下。
二、飲食、飲水不干凈引起的腸道傳染病
如果災區飲水和飲食衛生得不到保證,腸道傳染病就會是大災過后的最常見傳染病,比如感染性腹瀉、傷寒、霍亂、食物中毒、甲型肝炎等。
預防措施:
1.保證水源衛生:取水點周圍50米內禁止大小便和亂丟垃圾,保證飲用水的安全;2.管好糞便:大小便應定點用漂白粉消毒處理,臨時搭建廁所應征求防疫人員的同意和指導;3.飲食、飲水衛生:不喝生水和不明來歷的水,不吃腐爛變質的食品;4.滅蒼蠅:災區目前的自然環境正適合蒼蠅的生長繁殖,而蒼蠅是傳播腸道傳染病的主要元兇,必須堅決殺滅;5.勤洗手:飯前便后一定要徹底洗手,最好用流動水洗手,時間至少在半分鐘以上,尤其注意對手背、指甲縫、手指指間等有皺褶部位的清洗,那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,有條件者擦以肥皂的洗手液。
自救小常識:
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,盡量因地制宜喝開水和經過消毒處理的水,飲食中可加上大蒜、醋消毒腸道。萬一出現腹瀉、口干等脫水癥狀,可自己用“白開水500毫升、一啤酒瓶蓋食鹽、糖10克”配置液體服用,不能單喝開水。
三、蚊蟲傳播的傳染病
目前災區正值夏季,天氣潮濕,污水較多,正是蚊蟲滋生的理想場所,蚊蟲能傳播許多嚴重的傳染病,比如讓人寒顫高熱的瘧疾、致人昏迷癡呆的乙腦、使人一瘸一拐的登革熱等。
預防措施:
1.防蚊、滅蚊、驅蚊: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,噴灑消滅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、瓦罐、樹洞等隱蔽部位的蚊蟲;睡覺地方最好有蚊帳,周圍噴灑驅蚊藥劑;飲用水加蓋、勤換水;野外救援時盡量穿吸汗的長袖服裝,褲腿要包扎嚴實,必要時戴防蚊面罩。2.有條件者在夏季來臨之前注射乙腦疫苗。
隨身攜帶風油精備用,睡覺時在身體暴露部位噴灑。萬一出現寒冷、高熱、舉動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系,尋求幫助。
四、呼吸道傳染病
災區氣候變化快,早晚溫差大,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身心疲憊,抵抗力下降,很容易發生感冒、麻疹、風疹、流腦等呼吸道傳染病,而且呼吸道傳染病在災區人群聚集地、救援人員駐地一旦流行,后果嚴重。
預防措施:
1.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夜間露宿,防受涼、淋雨。人多地方戴口罩;2.室內空氣流通、清潔;3.消除過分緊張情緒,保持充足睡眠;4.足夠營養攝入飲食結構合理平衡;5.老人、有慢支肺氣腫糖尿病尿毒癥等易發肺炎者,可注肺炎鏈球菌疫苗1次;6.預測有麻疹、風疹疫情時,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和風疹疫苗;7.一旦出現發熱、咽痛、咳嗽等癥狀,要多休息和飲大量開水,服解熱止咳化痰藥,必要時用抗生素。
自救小常識:
干活流汗時不要立即脫、減衣服,可先解開幾粒紐扣,等汗退去后在逐漸脫衣。輪番作業,勞逸結合,避免長時間透支體力,多飲開水,出汗較多時飲用加有少量糖和鹽的開水,不要長時間喝純凈水。
五、老鼠等動物傳播的傳染病
災區的老鼠等動物也處在極度恐慌之中,已經死亡和從洞中跑出來并混進人群的老鼠明顯增多。老鼠能傳播不少疾病,比如鼠疫、腎綜合征出血熱、鉤體病等。
預防措施:
防鼠、滅鼠,圈養動物;動物糞尿消毒后集中處理;臨時居所建在地勢較高、干燥、向陽地帶,四周挖防鼠溝,保持一定坡度。床鋪距離地面2尺以上,盡量不睡地鋪。
自救小常識:
接觸糞便、污物最好戴手套和口罩,救援作業地方有污水的或雨中救援應穿長統膠靴。食品要放置在安全部位,避免老鼠觸及。
六、外傷后引起的傳染病
抗震救災難免皮膚被劃破、受傷,厭氧菌等可能會從傷口侵入身體,導致嚴重的破傷風、氣性壞疽等傳染病。
預防措施:
救援時戴好手套,避免皮膚破損。一旦出現破損,特別是有比較深的傷口,應及時清理創口,用干凈水沖去污物和血跡,不要讓破損傷口與土壤接觸。及時找到醫生尋求進一步治療和觀察事宜。
自救小常識:
受傷后仔細觀察并記錄致傷物品、傷口部位和深度、出血情況,及時向醫生反映,以決定是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和類毒素。
七、其他需要警惕的傳染病
災區群眾集中點和救援駐地衛生條件差,有可能發生急性出血性結膜炎(紅眼?。?,該病主要通過公用毛巾、手帕、浴巾,一個臉盆洗臉等方式傳播,傳染性極強,傳播迅速。
預防措施:
勤洗手、不揉眼;嚴消毒、防播散。
自救小常識:
一旦染病,應閉目休息,早期可冷敷以減少滲出。